青奥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:场馆升级、志愿者培训与全球期待

随着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倒计时两周年临近,赛事筹备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。国际奥委会近日发布公告称,本届青奥会的三大核心板块——场馆建设、赛事服务与文化交流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现代化场馆改造如火如荼

主会场"和平体育场"正在加装可拆卸式屋顶,以应对当地雨季气候。组委会技术总监穆罕默德·迪奥普透露:"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,赛后70%的材料将用于非洲其他地区体育设施建设。"与此同时,12个专项比赛场馆中已有9个完成5G网络全覆盖测试,这将为首次大规模应用的VR观赛系统提供技术支持。

志愿者选拔凸显多元文化

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3.2万名申请者中,最终入选的8500名志愿者正接受三语服务培训。值得一提的是,手语翻译团队将覆盖全部32个比赛项目,创下青奥会历史纪录。"我们特别招募了200名擅长非洲本土手语的志愿者,"人力资源主管阿米娜塔·恩迪亚耶表示,"这能确保当地听障观众获得最佳体验。"

"青奥会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文明互鉴的实验室。"——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·巴赫在近期考察筹备情况时强调

环保理念贯穿筹备全程

组委会与塞内加尔环保组织合作开发的碳补偿计划已启动,通过种植50万棵红树林抵消赛事碳排放。运动员村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,配套的300辆电动接驳车正在中国青岛港装船运输。环保专家评价称,这套"零碳交通方案"有望成为未来中型赛事的新标准。

随着倒计时牌数字不断跳动,这场聚焦青少年体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盛会,正逐渐揭开它充满非洲特色的神秘面纱。

2025-07-09 06:25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