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首次啊!中国男篮,有3名混血球员了!他们的表现如何?

篮板球上,中国队以41-63落后,加拿大狂抢22个篮板,尤其在前场篮板上,猛抢下27个,二次进攻得分高达27分。

可以看出,前场篮板的差距几乎决定了比赛的走势。尽管我们在末节奋力追赶,可加拿大队的前场篮板一波接一波,让我们很难形成有效的反超。

除了身体素质差距外,值得反思的还有球员在篮板球上的卡位习惯,实在是欠缺。篮板的争夺不仅仅是中锋的责任,所有球员都需要参与进去。

另外,本届中国队的12人大名单中,有三位混血球员,创造了历史记录!分别是后卫朱正、冯傲,以及锋线球员彰华非。

至于他们的表现,冯傲和彰华非的机会相对较少,表现也并不算特别突出。冯傲身高优势明显,防守和控球意识不错,但在进攻端的发挥依然有待提升,尤其是在与其他高水平球员对抗时,他还需要更多的磨练。

彰华非被看作是典型的3D球员,但由于机会有限,比赛中的表现较为平淡。

最亮眼的球员无疑是朱正。他在昨天的比赛中13投6中,贡献了19分、2个篮板、3次助攻和3次抢断。值得一提的是,球队在朱正场上的时候,整体表现完全不同。他才17岁,但已表现出非常成熟的场上组织能力,他对于比赛的理解远超同龄球员。从他的表现来看,可以说他是中国篮球的一颗“璀璨新星”。

然而,尽管朱正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,但他也有一些不足。首先,混血球员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身体素质,尤其是爆发力相对较弱。此外,朱正的身高也有所限制,这使得他在面对对方高大球员时,很多进攻机会都难以完成。然而,尽管如此,他仍然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篮球智商和出色的比赛理解,若能持续保持这种状态,接下来的亚洲杯,如果国家队没有带上朱正,恐怕球迷们会大为失望。

说到中国男篮后卫的培养问题,不禁让我再提一次个人观点:如果一名后卫,具备一定的速度和偶尔的出色传球能力,但身高较矮,缺乏硬解能力,且三分球和中投都不稳定,抛投技术也不成熟,那么在国际赛场上,恐怕很难有所作为。这并不是说歧视矮个子球员,特别不能用个别如河村勇辉这样的特殊例子来反驳,因为那种球员在全亚洲都屈指可数。

尤其是我们培养的后卫球员,很多在处理球时显得相当拖沓,这让对方的防守变得更加容易。一旦遇到夹击,矮个后卫常常无法顺利出球,局势会变得十分困难。

对国家队来说,或许该重新审视培养这种类型球员的必要性,毕竟我们已经有了像徐杰、朱正和赵维伦这样的矮个后卫。

这种类型的球员,不仅仅是短期问题,实际上已经在多个比赛中得到了验证。

他们的目标,不应是将来能否进国家队,带领我们打进世界杯和奥运会,而是能否在外援主导的CBA中稳定出场。

回顾徐杰的崛起,尤其是在总决赛对新疆队时,他的防守和三分球才是他真正的亮点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2025-08-14 01:56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