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凯旋:以身为“火” 点燃“花炮”之光

韦凯旋,壮族,中共党员,柳州市柳江实验高中体育教师、柳州市壮族抢花炮传承人、广西花炮队队长。自2009年与花炮结缘,韦凯旋十年如一日刻苦训练,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,他依托学校建设广西抢花炮训练基地,开发抢花炮校本课程,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花炮运动员,以花炮为“媒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。16年间,韦凯旋荣获10次国家级和省级赛事一等奖,2次国家级赛事二等奖,2019年荣获“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优秀运动员”称号。2024年9月,荣获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”称号。

敢打敢拼,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人

韦凯旋从小就喜欢滚铁环、抽陀螺、踩高跷等体育运动。2009年,柳州市柳江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,组织开展抢花炮比赛,在柳江实验高中读高二的韦凯旋被教练选中,成为一名花炮运动员。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,年少的他爱上了这项运动,自此与花炮结下不解之缘。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,韦凯旋白天学习文化知识,晚上刻苦训练,强体能、记战术、练技巧,日复一日打磨技术,练就了一身本领。2011年,他以优异成绩被广西大学录取,同年入选广西花炮队;在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,他与队友一同夺得花炮比赛二等奖。

作为一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,抢花炮具有很强的对抗性,更重要的是能展现运动员不畏强手、敢于拼搏的精神。2019年,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炮比赛决赛,面对广西队落后对手两分且队长负伤下场的情况,韦凯旋作为有实战经验的主力队员,临危受命担任队长,面对缺乏大赛经验的年轻队员,他顶住压力组织强防守、抢进攻,凭借过硬技术和默契配合成功逆袭夺冠。韦凯旋说:“越是参加这项运动,就越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,也越认识到这项运动体现了各族同胞勇于拼搏、敢做善成的精神品格,我希望能把这些精神传承下去。”

身体力行,当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宣传员

抢花炮是一项传承百年、至今仍受到广西各族群众喜爱的运动,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,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2019年,广西花炮队老队长因伤退役后,接力棒交到了韦凯旋手上。当时,有队友因为伤痛退队,有队友因为老队长退役而内心动摇,甚至有队友负气出走,花炮队面临分崩离析的困境。他逐一同队员谈心,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广西花炮队重新凝聚成一个敢战能赢的优秀团队,连续获得多次比赛冠军。

2023年,韦凯旋被评为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抢花炮的传承人,这让他更坚定了对抢花炮的热爱,同时深感责任重大,他知道自己必须完成非遗传承人的使命,传承发扬、宣传推广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。

没有现成教材,韦凯旋便总结多年积累的训练与实战经验,编写完成广西首部抢花炮校本教材;没有经费,他千方百计向各方筹资;没有场地,他努力推动广西抢花炮训练基地落户柳江区;没有比赛,他就组织开展校级联赛和校际邀请赛,通过实战锻炼队伍。他还努力推动滚铁环、高脚竞速、板鞋竞速、打陀螺等民族体育项目在校内落地生根。

多年来,韦凯旋累计组织开展体育教学超10万人次,其中,花炮教学达到上万人次。为广西花炮队培养大批优秀运动员的同时,他还向海南、湖南、河南等省市花炮队输送主力队员,为少数民族运动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,柳江区每年举办一次广西民族趣味运动会,民族体育运动得到广泛普及。

花炮为媒,做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推动者

抢花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展现出坚韧、勇敢和团结精神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亲身上场抢花炮到带领众人传扬花炮文化,历经16年的磨炼,韦凯旋逐渐成长为一名花炮文化传承人,始终思考如何用“小花炮”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“大桥梁”。

多年间,他长期奔走于全国抢花炮运动一线开展教学、交流和比赛,以花炮为媒介开展交往交流活动。近年来,广西花炮队精湛的技术和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来自北京、浙江、海南、广东等地多支花炮队来广西切磋交流,各民族队员在一起学习锻炼,比赛切磋,互相了解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
韦凯旋在和各地运动员们交流战术的同时,积极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,大力宣传“广西三月三”活动,以及广西对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视和传承,使各地运动员对广西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“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,但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是无限的。”韦凯旋说。他带领一批批花炮队员在赛场上驰骋拼搏,同时积极宣传和推广花炮文化,让这项民族体育运动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,共同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,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(来源:广西民宗委 广西民族报)

2025-10-06 10:38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