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上,青岛黄海青港队一直以顽强的作风著称,而队中后卫刘佳燊的故事,更是诠释了什么是"十年磨一剑"的职业精神。这位1991年出生的青岛小伙,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球队后防中坚,走过的路远比球迷想象的更坎坷。
一、从中乙起步的"笨鸟先飞"
2013年,22岁的刘佳燊还在中乙球队青岛海牛(现青岛红狮)效力。当时的中乙联赛关注度极低,月薪不过几千元,队友换了一茬又一茬,他却坚持每天加练头球和卡位。"那时候训练场连灯光都没有,冬天戴着棉手套练传中,球砸在手上生疼。"回忆这段经历时,刘佳燊总说这是"笨人的生存之道"。
二、黄海时期的蜕变
2016年加盟青岛黄海后,他遇见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时任主帅乔迪·温亚尔斯看中了他"每球必争"的特质。2018赛季对阵浙江队的冲超关键战,刘佳燊在门线前用大腿挡出必进球的一幕,至今被黄海球迷称为"青岛长城"。
"佳燊不是天赋型球员,但他把1米85的身高用到了极致。"——青岛黄海助教奥斯卡
三、中超舞台的淬炼
2020年随队升入中超后,面对外援前锋的冲击,刘佳燊反而越战越勇。数据显示,当赛季他场均解围4.2次位列本土后卫前三。特别在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中,他成功冻结巴坎布的表现,让央视解说惊呼"这是教科书级别的防守"。
- 2021年足协杯:带骨折伤势打封闭上场
- 2022赛季:成为队史首位百场先生
- 2023年:主动降薪留队助球队保级
如今33岁的刘佳燊依然保持着每天加练的习惯。当被问及坚持的动力时,这个憨厚的山东汉子只说了一句:"穿上家乡球队的球衣,就不能给青岛人丢脸。"或许,正是这种朴素的信念,让他在浮躁的中国足坛显得尤为珍贵。